2023 年觀影回顧及推薦

橘貓 - Medium
14 min readDec 29, 2023
(圖/《首》電影劇照;僅作報導及評論用途。)

每到年末,常常煩惱為什麼要寫東西。如果是工作,要寫字的理由很明確:要把工作做好、得去處理事情,無關個人,大多工作都很重要,能去處理那些事情很幸運。但如果不是為了工作,為什麼要寫?如果要寫,為什麼還要煩惱?我花很多時間在這上面,到最後它會變成:「所以,你還相信甚麼?」的問題,而我感覺,除了一些抽象的情感之外,我相信的事情越來越少。我很想去相信,我很想要像以前一樣,在某個晚餐場合,抓著一個朋友告訴他,我有多麼喜歡我最近看到的某些東西。但是,基於某種個性,這件事逐漸變得困難。

可能出自性格慣性,我總是不自覺地猜測,他們是不是沒這麼想聽這個?他們沒這麼想聽的時候,我是不是也該沒那麼想講?我們是不是將要聊一些更好的電影;更新鮮的、大家都在看的、大家都沒在看的;被藝術獎項冷落的、沒被冷落的;獲得主流肯定的、沒被肯定的;品味好的、壞品味的⋯⋯,我是不是太過惱人、並不有趣、沒有更新奇的觀點,沒有更快速能夠總結一項狀態的方法;我是不是正在佔用廣義上的社交頻寬,對方只是基於禮貌或原則沒有阻止?這些猜測與消化,大多時候,並不能被「做自己」或「別管別人怎麼想」拯救:在我的自覺,這個世界是一場巨大的派對,而在我理當接下去那句話裡頭,究竟是我被拒於門外,或是我主動拒絕參與,似乎一點都不重要,它大多時候就只是一個漫長的自我懷疑過程,而我傾向進入這個過程,它讓我覺得我像是我自己,而不是任何一個其他答案。

所以,為什麼還想要寫點東西?今年的結論比較清楚一點:我想透過還在寫東西的過程,重新找到這些朋友,我知道他們其實不在意我的自怨自艾、不在意前面那個關於派對的不恰當比喻、不在意這些混亂的煩惱,他們比我能夠預期到最好的人都還要更好,他們可以說出那些我斟酌許久而不敢言的句子。所以,透過我仍在寫些東西,我的朋友們不只是理解我,也能感受到我。我希望在閱讀這些話的任何人──能感受到我,我就在這裡。只有站在這個出發點,我才能夠再找到自己在工作以外寫東西的主動性:就像是去市場買食材,帶回家炒一盤菜或煮一鍋湯,這是個讓人開心的過程。

總之,很高興自己度過今年,再回到這個地方,跟不特定的朋友們推薦一些在 2023 年世界首映或臺灣首映的電影當中,我特別喜歡的作品。

※※

1、首/ KUBI,日本,北野武

在豐田汽車廣告之後,北野武再於他的第 19 部劇情長片《首》飾演豐臣秀吉,同時擔任導演、編劇與剪輯。一如以往,北野武讓人搞不清楚是在對既有的傳統故事進行尖銳挑釁,或是對難以辨識的核心價值進行隱晦緬懷。號稱 15 億日圓的製作規模強調電影的娛樂性,來自「北野組」之內或之外的全明星陣容則充滿屬於影迷的趣味,淺野忠信與大森南朋的冷熱組合無庸置疑地可愛。

在皮囊色相、權力爭鬥的歷史劇場底下,觀眾看見北野武從《花火》到《性愛狂想曲》這兩種作者身分的拉扯平衡。透過綜藝化橋段,北野武提供觀眾一種「在現代之前」的狀態,如同歷史故事經過當代價值包裹、方便建立信心或樂趣的外殼底下,有種隱約存在的「不能理解」。在《首》,這種「不能理解」顯像為綜藝笑點:一種通常被滑稽方法呈現、被觀眾輕賤的東西,突然在一個時間點無限逼近真實,也就是在這個瞬間,觀眾更接近那個「刀子碰進肉,人就會死」的北野武世界觀。

2、黑衣人/Man in Black,法國,王兵

以獨立紀錄片聞名的中國導演王兵,除了《青春(春)》之外,今年亦以片長大約六十分鐘的作品《黑衣人》入選國際各大影展。在王兵自己的界定,《黑衣人》不是一部電影,而是拍給博物館的錄像作品(Video),他因此採取更自由的方式,避開電影既有的敘事體裁進行創作,儘管如此,我仍然是在影展看到這部作品,並且把它當成電影來觀賞。《黑衣人》在巴黎 Bouffes du Nord 劇場拍攝,由法國攝影師卡洛琳尚普蒂耶掌鏡,拍攝經歷文革、現年八十六歲的中國作曲家王西麟。

王西麟以赤身裸體的姿態出現在觀眾眼前,攝影機宛如掃描般地注視,時而在劇場空間讓觀者感受到此時進入一個「更大的框格」,觀者透過攝影、剪輯、音樂,在王西麟的言談與創作中,感受他的身體,他經驗的狀態,與他面對的歷史。人不可能只是碑牌,但人又同時是所有事物的碑牌,觀者看到他身上有形與無形的傷痕。他,與他所反映的歷史是等重的,《黑衣人》把這些東西帶到一個很不同於我們往常理解它的地方。

3、法貝爾曼/The Fabelmans,美國,Steven Spielberg

《法貝爾曼》是美國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作品,這部自傳性質的電影描述一個少年的成長故事,執迷於創造力,又被創造力所迷惑。經過史匹柏的安排,大衛林區在結尾五分鐘的表演讓人想要落淚,最後那個調整攝影機的笨拙移動,納入電影本身,以極好的方式總結「關於虛構」的不確定性,塑造出甜蜜的氛圍。

儘管我不算是史匹柏的忠實影迷,但《法貝爾曼》讓人產生一種幻覺,觀眾像是他的朋友,透過他的邀請,去穿梭閱覽一個特定的空間,這讓我不自覺地想到《一級玩家》,想到那個銘記人類情感的場域。《法貝爾曼》製造出這種親密的空間氛圍,在虛構與現實的曖昧比例之間,讓人想為這位老先生喝采,就如同他不是一個大導演,我也不是一個電影觀眾,這一切都只是一支「要做到許多許多條件,才能成為的」家庭影片,而我們都因此能夠成為某種特定意義上的家人。不過,家人是一個相當模糊的詞彙,史匹柏的電影卻顯得相當具體。

4、血肉保齡球/Saturn Bowling,法國,Patricia Mazuy

今年在台北電影節進行台灣首映的《血肉保齡球》,是法國導演派翠西亞瑪佐作品。電影故事的主角是一對兄弟,弟弟繼承父親遺留的保齡球館,身為警探的哥哥則追查發生在保齡球館周圍的兇殺案件。電影結構粗略分為上下半場,弟弟的故事、哥哥的故事,在並無太多懸念的情況下,最終合而為一。

《血肉保齡球》有著近年我在劇情電影中看過最令人不安的性別暴力場景:調情、性愛,最後變成赤裸的約會強暴與謀殺;派翠西亞瑪佐並沒有放過細節,逼迫觀眾見證整個過程。在封閉、不透光的球館與公寓,它描述出一個長著厚繭,不存在任何交流可能的狀態,心靈閉鎖的男性不論身為掠奪者或是保護者都殊途同歸。當保齡球館內舉行狩獵儀式,年邁獵人歡歌,串聯起不斷被提及的那個聚會,「必須要發生在這個地點的聚會」,這讓人在戲院裡坐立難安。一切都像是長遠暴力傳統下的豐富遺產,宣告生理男性活在一個用「獵捕或被獵捕」思考的世界,關於性愛或暴力或一切生活。在某種社會氛圍下,我們覺得自己較為遠離這種想像,但瑪佐的電影讓人憶起深入血液中的恐懼感。不只是你面對什麼,也是你即是他人面對的什麼。

5、詩/Elegies,香港,許鞍華

香港導演許鞍華的紀錄長片《詩》,以「香港詩人」為題,結構怪異地從原本包山包海的題目匯集到其中兩位被攝者:黃燦然與廖偉棠。《詩》尋訪的詩意貌似不是形式上的語法呼應,而是一如對許鞍華往常電影的印象,在直白到幾乎「不可能為詩」的段落中,重新尋找一些可能為詩意的概念。許鞍華聚焦兩處,一者為離開香港前往中國的詩人,一者為離開香港前往臺灣的詩人,身為觀眾,我對他們的詩作皆不熟悉,但從許鞍華身上,《詩》好像散發更多不只為詩的創作勁道。

在 2023 年香港國際電影節,我觀賞這部許鞍華的電影,在觀影的過程中,我不自覺地嘗試懷疑:許鞍華是作者,但作者是「誰」(或甚麼),為什麼他要拍這部電影?攝影機後面的作者在想什麼?構思規劃的作者在想什麼?在剪接台上的作者在想什麼?我不知道,我只是被《詩》刺激,如果我把它視為一則離散政治寓言,那是否恰當?如果我把僅把它視為一位文藝人士的抒情,又是否失禮偏頗?在這樣與那樣的懷疑當中,我有點忘記我當下是身處一間香港商場的電影院裡頭,我是坐在那間戲院的座椅上頭,在《詩》的影像裡看見臺灣的場景。我突然覺得一切都非常抽象,像是真的在讀一首詩,儘管我並不熟悉這種語言。

6、五月的你,十二月的她/May December,美國,Todd Haynes

陶德海恩斯的新作《五月的你,十二月的她》帶有一點怪異,又有點讓人起冷顫的舒適感。電影由娜塔莉波曼與茱莉安摩爾主演,參考美國真實案件「瑪莉凱勒圖諾案」,加入虛構情節進行改編。故事描述一位知名女演員為了表演功課,前往即將臨摹的角色原型人物家庭拜訪:三十來歲的女教師,與小學男童合意性交,遭判強姦罪,在事件發生的二十來年過後,他們卻「成功地」建立一個家庭,育有好幾位子女,幸福美滿。如今,女演員的拜訪,攪動這個家庭原有的和諧景象。

除了形式上刻意的騷動,《五月的你,十二月的她》提供兩個敘事機關作為參考,一者是女演員以闖入者的身分與女教師抗衡,如你所能預期,這兩個角色的對立最後產生一些超越安全界限的衝突;第二,是這個家庭天然成立的大限:二十來年過去,「由孩子撫養的孩子」如今也已經長大成人,在子女即將離開家庭之際,男童/父親突然被提醒他的人生處於不穩固的狀態。角色們的關係,生成在日常中的權力碰撞,互相隱瞞彼此、互相向彼此揭露訊息,脆弱與堅韌的性格片段被揉攪,像是帶著玻璃碎片的麵團。最後一顆鏡頭,陶德海恩斯提醒觀眾,作者在創作、演員在表演、觀眾在觀看,關於生活的「真相/真實」至終都不可抵達,又稍縱即逝。

7、何處/Where,臺灣,蔡明亮

「行者」系列第九部,蔡明亮新作《何處》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,但可能更讓人納悶到底甚麼是劇情電影、甚麼是紀錄片。《何處》走進龐畢度中心,更決定性的變化是讓亞儂弘尚希出場,電影因此略略像是同時於院線與美術館放映的《日子》之另一種延續。我想到蔡明亮近年公開亮相頻頻,他的創作不再是渠道中的水流或爆開的水龍頭,如今的蔡明亮感覺更多一點愛。

在電影的頭兩顆鏡頭,我們看到亞儂洗澡並上妝,往常主要紀錄李康生慢行姿態、自成節奏的「行者」,在片中再三被亞儂如觀光般的影像剪輯介入,最後匯集於龐畢度中心,如〈玄奘〉舞台劇般,繪畫與行走交疊。行走中的慢僧,重新出現在青年眼前,《何處》少見地用剪輯表達情感,看起來像是一則概念別緻的故事。電影收尾播放姚莉的〈重逢〉,『人生何處不相逢,相逢有如在夢中』,點題的歌詞讓人想起《不散》。在夢中或是在現實,《何處》是一次非常拓展想像的體驗。

8、所有的美麗與血淚/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,美國,Laura Poitras

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由美國導演蘿拉柏翠絲拍攝,記錄攝影師南戈丁的社會運動關注與個人生平。它看似是一部傳記紀錄片,最後卻在結構與剪輯的組織工作中顯現一種尖銳的指向。電影穿插兩條不同的路徑,一方面,觀眾看到南戈丁的藝術養成、生命故事,與拍攝人物背後豐富鮮活的血與淚;另一方面,觀眾看到一條看似受限的當下進行式:一段對於藥廠銷售策略的嚴厲指控,以實際行動干擾資本家建立的常態。

在觀看的過程中,我們會得知「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」(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)出自南戈丁非常私人與特定的回憶片段,但另一方面,它也並不令人意外地指涉觀眾在這部作品中能看到的那些切片。任何曾經以一種邊緣方式生活著的人,最後在影像中顯現無法被概括解決的尊嚴。兩條敘事線的疊合,將兩種可能被簡化理解的故事組織合一,透過被攝者的故事,蘿拉柏翠絲建立起一個讓人對生活重擁熱情的空間、一種信心、一些面對任何既有結構的勇氣。

9、人犬/Dogman,法國,Luc Besson

《人犬》是法國導演盧貝松作品,在威尼斯影展參與主競賽,卻評價不佳,電影背後是一連串被歐美影評人撻伐的情節混亂、是平均 37 分的 Metascore。電影故事聚焦在一段對談:在一場槍戰後的拘留,心理醫師透過與嫌犯談話,揭開他的成長背景,從他的童年陰影、成長挫敗,最後一步步走到當時當地的位置 — — 一個與狗相伴的邊緣人。在一些預告的剪輯中,我們可以看到試圖將電影往動作、幫派犯罪靠攏的嘗試,但《人犬》的故事位在一個尷尬的位置,它並非「包裝成藝術,其實是類型」,它確實本來就擁有這些元素,它本身就是匯集多類型後的奇觀。

演出主角道格的是傑出的演員卡賴伯蘭里瓊斯,他的演出在任何意義上讓人顫抖。《人犬》意圖要去訴說關於痛苦的故事,成長之痛苦、「無法決定的天生」之痛苦、「人與人的不能為」之痛苦、肉體疼痛與疾患之痛苦,各式各樣之痛苦,最後詢問上帝這連串過程的終極意義。電影用反向的文字開了玩笑,「DOG-GOD」;但它的意思可能也不是成為狗,成為神,或成為任何一切的甚麼,或許更像是「為了成為」過程而生的無日無夜之惡嚎。到最後,它看起來會同時像是一個有點悲哀的幻想故事(在主角比較強勢、比較美的時候),也同時像是一個比較鬆散的超級英雄情結(在最後那隻小狗相伴在心理醫師身邊的時候),它可能兩者皆是。

10、鈴芽之旅/Suzume,日本,新海誠

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新作《鈴芽之旅》關於災難、關於遺跡,也關於創傷記憶。電影總結新海誠兩部前作《你的名字》與《天氣之子》的三部曲節奏,將停留在詮釋層次的後 311 主題搬上故事表層,讓主角展開關於創傷的公路旅行。一如以往,趨近失控的 MV 敘事與堪稱煽情的少年傷感氛圍都繼續伴隨著新海誠的創作,但它們在這次都有比較好的拿捏。

從關於「門」的旅程開始之始,《鈴芽之旅》就建立一種拉提情緒的情感核心,關於被無限拉長的時間線,關於「這裡曾經有人生活著」或是「我們曾經在某個地方生活著」的傷感。另一方面,可能並沒有甚麼道理,但《鈴芽之旅》讓我回想到以前看《秒速五公分》的感覺。它並不是那麼關於愛情,或是也並不是那麼關於要對抗一點甚麼的心情,它好像關於「自己的範圍」多一點,把這個範圍擴大一點點的過程,背後就有一種動人的成分存在,不論世界常態為何,我們非常努力地建立我們的生活。來自過去或未來的自己,總有一天都會寬慰我們在當下的努力。

※※

同樣,這裡有些動人或有趣的「非當年度上映電影」,我在今年第一次看或重看,也連帶推薦:

.夜晚的女人們/Women of the Night,日本,1948,溝口健二
.仁心與冠冕/Kind Hearts and Coronets,英國,1949,Robert Hamer
.鐵窗喋血/Cool Hand Luke,美國,1967,Stuart Rosenberg
.小鎮春回/Gain Sons, Not Losing Daughters,臺灣,1969,楊文淦
.螢光幕後/Network,美國,1976,Sidney Lumet
.名劍/The Sword,香港,1980,譚家明
.痴情奇女子/Kill for Love,臺灣,1982,陳耀圻
.藍絲絨/Blue Velvet,美國,1986,David Lynch
.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/Reunion,臺灣,1986,柯一正
.野獸刑警/Beast Cops,香港,1998,陳嘉上、林超賢
.血與骨/Blood and Bones,日本,2004,崔洋一
.致命天際線/Shadow in the Cloud,紐西蘭,2020,Roseanne Liang
.鑽石水族世界/Diamond Marine World,臺灣,2022,黃琇怡※※

2023 年觀影回顧及推薦

1、首/ KUBI,日本,北野武
2、黑衣人/Man in Black,法國,王兵
3、法貝爾曼/The Fabelmans,美國,Steven Spielberg
4、血肉保齡球/Saturn Bowling,法國,Patricia Mazuy
5、詩/Elegies,香港,許鞍華
6、五月的你,十二月的她/May December,美國,Todd Haynes
7、何處/Where,臺灣,蔡明亮
8、所有的美麗與血淚/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,美國,Laura Poitras
9、人犬/Dogman,法國,Luc Besson
10、鈴芽之旅/Suzume,日本,新海誠

--

--

橘貓 - Medium

本名蔡曉松。1995 年生。從事電影評論、影人訪談與相關文字工作。曾任第二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、2021 TIDF 影評人協會推薦獎評審,文章發表於《報導者》、《聯合文學》、《放映週報》、《釀電影》等媒體。現任職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