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Review

橘貓 - Medium
Aug 21, 2020
(圖/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劇照;僅做報導與評論用途。)

類型電影在台灣,最常聽到論者認為台灣產業未成氣候,賣座電影彼此之間僅有點對點的連結,無法串成一體。這種說法,反而更讓觀者好奇,何時會是我們認可其「成熟」的時機。

甫在臺灣上映的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,改編自作家肆一同名散文。以題材看,它清楚地走進「校園愛情電影」的類型想像,在執行面上,它沿用該類型已知的慣例,圓滿類型電影仰賴之價值觀:對愛情的無條件肯定。

臺灣校園電影,上承瓊瑤,在進入 80 年代之後以「學生電影教父」林清介之作品走上高峰,當時便有評論者以此進行討論(注1),然而,80 年代學生電影聚焦整體學生生活,愛情要素僅是校園背景下的其中一環。之後,臺灣經歷新電影作者對青少年狀態之關心,又在千禧年後迎來另一波新潮,多位新導演泛以青少年生活為主題,發展出堪稱代表性的臺灣「青春電影」印象(注2),而在 2011 年,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獲得巨大票房成功之後,「校園愛情電影」模式則奠定出更清楚的討論方向。

以一部校園愛情電影的後繼者來看,觀眾會在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當中看到許多臺灣校園愛情電影的前人身影,支線黑幫喜劇有《等一個人咖啡》(2014)痕跡、故事本身些許令人想起《我的少女時代》(2015),連同支線的罕病苦戀,都幾處讓人聯想到編劇林孝謙與呂安弦之前作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》(2018)。當然,這些作品也都再各自有前作依循,並無「誰更原創」的問題,如此可能就更顯現出類型電影的流變特性。

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之故事主軸,亦是常見的校園三角戀。以友情與愛情拉扯,延伸到校園中另外三對「難以配對成功」的單戀故事,除主線三角關係之外,另外三對單戀支線皆是兩兩成對,除了負責調節氣氛、飾演女主角密友的林鶴軒之外,主要角色共有九人。

欣賞類型電影是一個有趣的過程。我們尋找該類型的核心價值,再尋找類型建立的敘事慣例,並以匹配的電影風格,去描述一個完成價值觀想像的故事;然後,創作者還要打破陳套,在傳統中求新求變,讓觀眾被刺激、被滿足。如電影學者徐皓峰曾言,類型電影首要條件是建立價值,找到恐慌並給予救贖,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的故事除了主線三角關係之外,另有三對單戀支線,擺在一起看,對於核心價值的建立便格外清楚。

罕見疾病、缺乏自信、生活環境差異,電影在三對支線的單戀關係中,安排愛情電影常見的陳套阻礙,最後再一一透過兩位主角的助攻去推波助瀾、讓有情人終成眷屬,此處不僅是透過支線去控制主線節奏,也是一個反覆強調電影核心價值的過程:愛情值得一試、不要害怕受傷。由此一路發展至結局,每一對戀人達成完滿收場,觀眾也就再被提醒核心價值一次,一路維護糖心,在最後,由兩位支線配角載著主角上路追愛,透過經典公式場面來強行收束故事。

儘管對於對白與故事細節,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充斥太多夢幻愛情濾鏡,但單以故事架構來看,擔任本片編劇的林孝謙與呂安弦,確實對於掌握校園愛情電影之故事節奏相當熟捻。

在必然重複的前提下,「老套」是一個不精準的詞彙,我們更關心的或許是「變與不變」的問題:它遵循甚麼傳統、又做出哪些創新?《可不可以》依循的敘事慣例相對明確,結尾大幅度轉折,並搭配蒙太奇挑動觀眾情緒、置入三角關係中不被寵愛的第三方觀點等等。而除了尋找具備觀眾緣的演員(陳妤、曹佑寧)擔任主角,並或多或少帶入新時代特色(直播、網美)之外,電影提供類型故事翻新的新元素相對較少,這讓電影較難從創新角度去討論,最終需要回到影音質感來檢視其效果。

在風格上,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不過不失地依循對校園愛情電影的印象。劇本節奏不斷透過主線與支線交叉進行,安排新事件不斷發生,藉此吸引觀眾的注意力,而影像的活力或許可歸功於新銳導演簡學彬,片中幾場戲的呈現效果不俗,譬如將兩位主角意外接吻的公式化情節,延伸出兩人心思狀態的同步畫面。特效運用方面也屬加分項,數個富奇趣的鏡頭都達成不差的處理效果。然而,電影中過度強調作家肆一的存在感,些許讓人出戲。開篇以旁白帶領觀眾進入故事的手法也略為尷尬。

電影的真實效果最終多以觀者的主觀感受做判斷,其商業成敗與後續影響亦難以評判。但對於一部商業意圖明顯的類型電影,評論者仍然能透過傳統去辨識,並在它的異同選擇中欣賞。以一部校園愛情電影觀之,《可不可以,你也剛好喜歡我》或可成為此類型電影一項在創作判斷上趨於成熟的指標,林呂二人的編劇風格相較前人,更減少創作者的個人懷舊抒情成分,而幾乎全然為「只想聽愛情故事」的觀眾服務。在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》告捷之後,這種通俗的創作能量是否能開花結果,或許亦是值得關注的問題。

※※

注1:影評人蔡國榮於 1982 年便以「校園電影」為名,敘述該類型影片之普遍狀況與初步發展,如徐進良《拒絕聯考的小子》、林清介《一個問題學生》等片;詳細可參考《中華民國電影年鑑 Cinema in R.O.C. 1982 Year book》之〈國產影片製作概況〉。

注2:影評人吳凡曾於 2008 年提出觀察,以「青春電影」為名,描述千禧年以降,一波更貼近年輕觀眾心理的電影嘗試,其認為「這些電影不再是為了反映社會問題的關鍵而產生,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滿足觀眾的想像與樂趣」;詳細可參考《台灣電影年鑑‧2008 Taiwan Cinema Yearbook》之〈虛擬世界+可愛教主《刺青》的青春印記〉。

--

--

橘貓 - Medium

本名蔡曉松。1995 年生。從事電影評論、影人訪談與相關文字工作。曾任第二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、2021 TIDF 影評人協會推薦獎評審,文章發表於《報導者》、《聯合文學》、《放映週報》、《釀電影》等媒體。現任職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。